(本站讯 24级思政1班崔娜娜报道)在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这样一位“立体型”辅导员:他既是学生成长赛道的“领跑者”,也是思政课堂的“解经人”;既以奖项印证专业锋芒,又深耕思想引领、就业帮扶、心理疏导的“细枝末节”。他,就是黄家驹老师,以“多岗深耕”为笔,“师者初心”为墨,在育人坐标系里书写“奖证背后的成长密码”。

黄家驹,男,1995年出生,江西宜春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法学硕士,主要承担《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课程教学。曾获宜春学院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微团课”大赛(团干教师组、团干组)三等奖,获评宜春学院“优秀辅导员”“军训先进个人”“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并荣获全省读书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
一、身份维度:多岗交织,以奖证道成长
从2021年入职的专职辅导员,再到如今的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主任,黄家驹老师的职业轨迹,是一场“从深耕一线到统筹全局”的成长跃迁,奖项是这段旅程中生动的注脚,更令人瞩目的,是他的“身份叠加术”:
新手突围:2021年军训期间,获评“军训先进个人”,入职次年(2022年)便斩获宜春学院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初露锋芒;以“把小事做透”的匠心,叩开育人之门。


进阶成长:2022年荣膺“优秀辅导员”,2024年获评“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统筹”,奖项背后,是他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筑牢思想阵地)、就业干事(护航职业未来)、心理专干(守护心灵晴空)、宿管专干(扎根生活末梢)的责任与担当。


从“思想引领”到“生涯规划”,从“心理守护”到“生活关怀”,他用“全维度覆盖”的角色,诠释着“学生之事无小事”的育人信条。
二、育人路径:双轨并行,以课赛促思政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辅导员与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黄家驹老师将“教学”与“思政”编织成育人的双螺旋,更以“赛事突破”拓宽育人边界:
(一)课堂内:理论“解经人”
主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剖析当下热点思潮对青年的冲击与滋养,把“晦涩理论”转化为“青年听得懂的表达”——这门课,既是他专业理论功底的延伸,更成为思政工作的“理论富矿”。
(二)课堂外:实践“引路人”
团课磨练:多次参与宜春学院“微团课”大赛(2022年第六届团干教师组三等奖、2024年第八届团干组三等奖),将“青年思潮分析”融入团课设计,让“家国情怀”从讲台延伸到团课现场,实现“思政理论”到“青年话语”的转化突破。


赛事赋能:黄家驹老师还指导学生参与2023年全省大中小学“非凡成就铸辉煌 踔厉奋发担使命”主题读书活动,助力团队斩获省级二等奖,自己也荣膺“优秀指导老师”。从“课堂讲授”到“实践指导”,他用“赛事思维”打通从理论到行动的育人链条。

三、成长底色:初心如磐,以责任赴远方
回溯成长轨迹,黄家驹老师的“专业底色”与“党员初心”始终熠熠生辉:
专业打底:思政专业的学术训练,让他在解析青年思潮、设计思政课程时,更具“思想穿透力”;而辅导员大赛、微团课大赛的淬炼,则让理论从“书本”走向“现实”,实现从学术深度到育人温度的转化。
党员担当:作为中共党员,他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贯穿在每一次就业指导(帮学生叩开职场大门)、每一场心理疏导(为学生驱散心灵阴霾)、每一节思政课堂(给学生注入思想能量)中。从“新手辅导员”到“学生工作负责人”,岗位在变,身份在增,但“以学生成长为圆心”的工作逻辑从未动摇——这是一名马院辅导员最本真的坚守,也是他一路进阶的动力源泉。
从思政课堂到学生寝室,从就业规划到心理陪伴,黄家驹老师的育人版图里,奖项是“成长刻度”,而非终点。每一个奖证背后,都是“把小事做到极致”的坚持:或是一场谈心的共情,或是一节团课的打磨,或是一次就业简历的修改……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共同勾勒出“守正创新育新人”马院工作者的群像。而属于他的“耘心”故事,仍在青春的土壤里,持续生长……
图文一审:黄家驹
图文二审:代 祥
图文三审:李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