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心·师语】宜春学院2025年“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候选人
发布人:Mkszyxy     发布时间:2025-08-23      浏览次数:10
 


(本站讯 24级思政2班魏思桐报道)王烨,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哲学学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教育工委“王烨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专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领域研究。自2017年到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他担任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还兼任宜春市理论宣讲团成员、宜春市中特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24年、2025年应邀成为第十三、十四届高校思政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与展示交流活动测评评委。身兼数职的他,凭着对思政教育的热爱和信念,在教学、科研和育人路上踏实前行,用实际行动体现着思政教师的责任。

 


一、坚持学习,打牢思政育人基础

王烨老师深知,思政教育的深度与温度,源于知识储备的广度与厚度。他的学习之路从没停下过。从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科,到通过自考拿到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再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他的求学之路充满对知识的执着。他常说:“思政教师的底气,藏在案头厚厚的经典著作书堆里。”2024年,他在宜春市“百人百场进万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课件评选中斩获一等奖,体现了他对理论的精准把握和生动表达。

王老师强调,思政教师必须坚持不断学习。他常参加学术会议、访学交流。2010年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访学一年,2011-2016年又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马理论的博士学位,曾主持多项北京市的教改课题,和同行聊前沿理论,从教学反思、团队合作里学经验,不断更新思政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把思政课讲好、讲扎实。



 


在学生眼里,他是能把“硬核”理论讲成“家常话”的引路人。讲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他指着窗外的树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片叶子都有特殊性或者说个性;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再不相同的叶子,都被称为叶子,这就说明叶子都有共性或者说普遍性。这就是最鲜活的哲学。”期末复习时,他整理的易混概念对比表,连同学们常踩的“坑”都一一标注,有同学说:“跟着王老师学马原,像有了导航,再绕的理论也能找到方向。”他从不摆学者架子,办公室的门总为学生敞开,修改小组作业时会逐字逐句圈点标注,还说“理论要扎根脚下的土地才够鲜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现实和本土文化发展,这份用心让思政课有了温度。

 


二、教学科研结合,让思政课堂更有效

在教学和科研上,王烨老师成果丰硕。他的学术专著《信仰与道路的抉择——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研究》2019年获宜春市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还参与编写了国家重点图书《当代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与论辩》(邢贲思 主编)等著作,为思政学术添砖加瓦;发表的多篇学术和教研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到地方文化和思政结合的实践,拓宽了思政教育研究的范围。

他把科研成果用到教学中,让教学更有活力。在思政课上,从2009年开始,王烨老师就积极探索用“课堂+网络”对分教学法等方法,通过博客、对分易、微信群、学习通等平台,让理论讲解更生动、好理解。指导学生时,从启发学术思路到培养实践能力,帮学生在思政学习上取得进步,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能真正寓教于乐。

第二课堂读书小组的活动充分展现了王烨老师的育人优势。从2008年起,王老师就探索研究如何利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的方式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课题,积淀了十几年丰富的经验,从北京到宜春,培养了一批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少同学跨专业考取马理论研究生,有些博士毕业早已成为马理论的薪火传人。2017年起,王烨老师在宜春学院组建了青马学习小组和青马知行社团,坚持每周一次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师生研习,还带领学习小组参与江西、河南六所高校每月一次的跨校经典读书分享活动,连续三年近40期未中断,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2021年获批江西省“王烨名师工作室”,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高等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的读书资助项目,并获全国优秀读书小组的荣誉称号。特别是寒暑假里,尽管大家分散在五湖四海,王老师也能通过线上平台组织经典著作研讨会。不管是身处北方小镇还是南方边城,同学们都能聚在屏幕前交流感悟,不同地域的生活见闻成了理解理论的鲜活素材,原本可能中断的学习节奏,就这样被网络牢牢连了起来。


 

三、勇于担当,凝聚大家的力量做好育人工作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王烨老师不光看重自己的成长,他还非常重视团队发展。他积极营造思政专业教研室崇尚研究的氛围,组织教学讨论、学术交流活动,让团队成员在交流中一起进步。

在专业建设中,从优化课程体系到拓展实践教学,他都全程参与、整体规划,让专业发展符合思政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对师范专业认证等重要工作,他想办法带团队高质量完成各种任务,得到了教育部师范认证专家对宜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点赞和好评。他用自己的担当把大家团结起来,带动更多思政专业课教师认真教学,一起为培养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努力,让思政教育的力量不断传递。


图文一审:黄家驹

图文二审:代   祥

图文三审:李   霞


 

版权所有: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投递邮箱: mkszyxybgs@163.com
通讯地址:宜春市学府路576号宜春学院人文楼 邮政邮编:336000
联系电话:0795-3201590 传真:0795-320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