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 25级思政班罗果报道)郭周仁,女,中共党员,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教研深耕的“双栖实践者”,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教学研究工作。她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省级项目多项,主持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自投身思政教学以来,她既以讲台为阵地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又以教研为纽带探索教学创新,成为学院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核心骨干。
l 教学有实力,赛场见真章
在思政课教学的赛道上,郭周仁始终以“打磨课堂、锤炼技能”为底色:2019年6月,她凭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展示,荣获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21年12月,再次在同赛事中斩获本科组三等奖。这些奖项的背后,是她对思政课“政治性与趣味性融合”的持续探索:从教学逻辑的梳理到案例细节的打磨,从理论深度的把控到互动方式的设计,她将每一次竞赛都转化为课堂提质的契机,让“站稳讲台、讲活理论”成为教学常态。

l 教改有巧思,教研相长显成效
郭周仁的教学创新,始终与教研实践深度绑定:2024年12月,她主持的“基于‘问题链+BOPPPS’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编号YCUJG-2024-13)获批宜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2025年,其主持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研究”(编号2025ZX037)成功立项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
在教研中,她既以“问题链”搭建课堂逻辑主线,用“BOPPPS”优化教学环节,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思考载体;也聚焦教育数字化趋势,探索思政教师能力升级的路径——这份“以教促研、以研哺教”的实践,让她的课堂既守住“思想高度”,又贴近“时代温度”,相关成果也为学院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l 初心守讲台,担当育新人
作为党员教师,郭周仁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遵循:在教学中严把政治方向,将理论深度与育人温度结合,引导学生从“听懂理论”到“会用理论”;在教研中锚定思政课提质的核心需求,以课题研究回应教学痛点、以竞赛打磨提升教学技能。在宜春学院“大思政”建设的图景中,郭周仁是思政课教师“教学+教研”双轮驱动的典型代表。她以讲台为阵地、以课题为纽带,用专业与热忱书写着新时代思政教学的生动篇章,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图文一审:何娇
图文二审:代祥
图文三审:李霞